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八方观点 > 正文

新华网评:别漠视“孩子放在哪”的痛点

来源: 新华网  2023-07-24 15:16

新华网记者 赵旭

进入暑期,不少家长迎来不得不面对的考题——双职工上班,家里没人看孩子,娃该放哪?

放在家里怕孩子打游戏,出去玩没人管怕危险,带到单位怕影响工作……让一些本已因工作而疲惫不堪的家长陷入重重焦虑。

“哪里有靠谱的托管班?”家长们常四处打听。

“靠谱”二字的背后,寄托着无数家庭寻找“安娃之所”的迫切需求,隐含对托管、托育服务的规范性和规模化双重不足的担忧。

当前,市面上主要有两类托管服务——校外机构托管服务、校内托管服务。

家长们反映,校外托管机构良莠不齐、价格不一。一些托管机构甚至在简陋的居民楼里开办,不少托管中心未在工商部门审批注册,且没有严格的教师聘用制度,组织架构、管理体系不透明,无法保障孩子安全。有的硬件设施短缺、场地有限,难以满足孩子开展各类活动所需。部分机构甚至打着“托管”名义变相补课。

近年来,教育部门指导义务教育学校积极开展暑期托管服务。教育部办公厅日前针对今年中小学暑假安全工作发布通知,要求有条件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学校,要坚持公益普惠和教师志愿参与、家长学生自愿参加原则,面向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务,切实解决学生暑期“看护难”问题。

然而,面对义务教育学校托管带班,不少教师产生畏难情绪,在志愿参与的前提下,报名参与的教师数量有限。更何况,有的地区并未开设校内托管服务,而且鲜有地区开设针对未达义务教育年龄段孩子的校园托育服务。根据国家卫健委2021年的统计数据,我国0至3岁婴幼儿约4200万,其中三分之一的婴幼儿家庭有较强烈的托育服务需求,而实际入托率仅约5.5%。

如何解决好托管、托育供需矛盾?如何推进托管机构高质量建设和发展?如何平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放假需求和带托管班的工作任务?如何划清真正“托管”与“培训班”的界限?这些都是需要厘清的难题。

民之所望,正是政之所向。答好托管服务这道假期考题,缓解家长焦虑,政府部门、社会、学校、家庭等,一方都不能缺考。

要答好这道考题,有关部门应牵头制定托管、托育服务标准,包含费用标准、基础设施建设标准、服务课程体系标准等等,引导社会机构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,建立“黑白名单”机制,杜绝假借托管名义开展学科培训的现象发生。

校园托管班要遵循政府主导、学校主体、社会参与的原则,因地制宜、规范管理。开展暑期托管服务要继续坚持教师志愿、学生自愿的原则,加大对教师的关心关怀,对于志愿参与的教师,要给予合情合理的补助、福利,调动教师的积极性。同时,基础教育学校可与高校合作,为大学生提供假期实践基地,不断创新托管服务内容,确保工作取得实效。

要答好这道考题,还要考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。一些没有条件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地区,要探索多途径的服务方式。例如,充分利用各地青少年活动中心、博物馆、社区活动中心等资源,积极吸纳志愿者,引入社会专业力量,拓宽暑期托管服务和管理渠道,更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。

要答好这道考题,还要探索普惠的托育服务,用好“政府+市场”的机制,鼓励更多“靠谱”机构落地生根。

我们期待,托管、托育服务将日益形成规模化,逐步走向规范化,让“安娃之所”变成“安心之所”。

[责任编辑:CX真]

网友评论:

已有0条评论

用户名: 快速登录